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校团委】防范于心,反诈于行——大学生必看反诈指南
作者:刘赢之 日期: 2025-01-2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各位同学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寒假期间,同学们的生活节奏有所变化,社交、娱乐、出行等活动增多,诈骗分子也可能趁机“活跃”起来。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寒假,哈尔滨华德学院反诈志愿服务队特总结如下贴士,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Part 1 常见诈骗类型

01网络游戏产品类诈骗

寒假期间,同学们游玩网络游戏时间增加,不法分子在游戏中以售卖装备、账号交易为名,先让同学们支付小额定金,在获取信任后,再以各种理由要求支付尾款、缴纳手续费等,一旦转账,便消失无踪。

02购票改签类诈骗

寒假是出行高峰期,不法分子通过虚假购票网站、APP或社交平台发布低价车票、机票信息。诱骗家长和同学们提前支付票款,随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出票或失联,导致钱财损失;或者冒充航空、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以车次延误或飞机故障延迟起飞等理由,主动要求对乘客进行改签并理赔,并发链接让受害人填写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当受害人将信息填写完成后,诈骗分子便远程登录其银行账户将钱席卷一空。

03红包类诈骗

春节期间,各类红包活动频繁。一些不法分子会发送带有病毒链接的“假红包”,家长和同学们一旦点击,手机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导致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被盗取,进而造成财产损失。

04兼职培训类诈骗

部分同学会利用寒假找兼职,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兼职信息,如打字员、客服等轻松工作,以收取“保证金”、“培训费”等为由,骗取同学们的钱财。

05亲情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长或孩子的信息,冒充孩子或家长的身份,以突发疾病、遭遇意外等紧急情况为由,向对方骗取钱财。

06教育退费类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学校工作人员,以“返还学费”、“教育补贴”等名义,要求家长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转走账户资金。

Part 2 防范方法

1.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无论何时,都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2.选择正规平台:

进行游戏交易、网络购物等活动时,要选择正规、有信誉的平台,不要私下交易,避免上当受骗。

3.正规渠道购票:

家长和同学们购买车票、机票时,务必选择官方网站、正规售票平台或线下售票窗口,切勿轻信非正规渠道的低价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4.不贪图小便宜:

对于来源不明的红包链接,不要随意点击。真正的红包点击后会直接领取,不需要跳转到其他页面或下载软件;遇到可疑红包,要及时向官方客服或相关平台核实。

5.选择可靠兼职:

找兼职要通过学校推荐、正规招聘网站或有信誉的中介机构。对于需要提前缴纳费用的兼职,要坚决拒绝。在签订兼职合同前,仔细阅读条款,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6.核实身份信息:

接到涉及家人突发情况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多种方式核实信息真实性,如直接与家人联系或向其他亲友确认,不要仅凭一条信息就匆忙转账汇款。

7.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进行实名登记认证,打开来电预警功能,有效屏蔽诈骗电话,定期查看防诈文章及全国最新诈骗案例,增强自身“反诈免疫力”。

寒假期间,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如不幸遭遇诈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警方调查处理。哈尔滨华德学院反诈志愿服务队将持续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如在寒假期间同学们有任何可能遇到的诈骗或相关问题可第一时间与反诈志愿服务队取得联系,同时欢迎同学们加入华德反诈志愿服务队,共同为校园反诈贡献力量,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寒假!

哈尔滨华德学院反诈志愿服务队联系方式:

18641624022  13116039677


友情链接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288号 邮编: 150025招生电话:0451-88128888

Copyright © 2016 黑ICP备0500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