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团快讯 >> 正文
【数据】品读红色故事(第二期)
作者:刘信义 日期: 2023-05-05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砥砺爱国情怀。在伟大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故事浩如烟海。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都凝结着艰苦卓绝的牺牲奉献,铭刻着气吞山河的壮丽辉煌,是激励我们党接续奋斗、奋勇前行的精神密码。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品读红色故事”专栏将面向全校学生不断推出英雄红色故事,带领全校学生深刻了解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使青年学生在红色革命精神引领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林俊德(1938年3月13日—2012年5月31日),福建永春人,爆炸力学工程技术专家,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 。

在2013年公布的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中,有一个陌生的名字出现在世人的眼中。但当人们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默默无闻几十年的幕后英雄时,才发现他早已在2012年的5月4号与世长辞,他就是林俊德。

1960年,林俊德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国防科委下属研究所工作。到达单位后,他又被委派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其实他在大学时主要学习的是机器制造,被安排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他深入了解了祖国如今更加需要的是什么,在短暂的思考时间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学习更加艰难,也更被需要的尖端技术。

1963年,林俊德临危受命,在时间紧、任务重、工作条件又差的背景下,按时完成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仪参试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和考核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晚上,总理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也参与其中,圆满完成采集任务。数十年来,他始终奔走在实验的第一线 ,从山洞到戈壁,为了追求实验数据的完美与精确,每一次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取证。1996年的7月,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林俊德长达27年的地下核试验之旅正式结束。林俊德从来没有一刻松懈过,他长期在沙漠戈壁扎根,奋斗在科研的第一线,志为祖国打造强力核盾牌,这一扎根就是五十二年。

林俊德在祖国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学业,他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他1960年开始为国家工作,52年来初心不变,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将一生奉献给了核事业,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2012年的9月,《焦点访谈》报道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其中林俊德院士生前十个小时纪录片的内容更是令所有人泪目。

林俊德院士操劳一生,最后积劳成疾,他从住院到离世仅隔了8天时间。可这8天里,他什么都不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还未完成的工作以及临近毕业的学生。他放弃了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只想把仅剩的时间全都放在未完的工作上。他苦苦央求医护人员,让他回到岗位上,可是他的病情实在是太严重了,谁也不敢放他离开医院。最后,林俊德以坚定的语气向领导提出要求,让他们把办公桌给他搬到病房里来。领导最终含泪答应了他的请求,他的病情还在一步步恶化下去,却几次要求医生帮他拔掉导流管和胃管,理由是影响了他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可这个要求明显不会得到许可。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的白发老人,他在电脑前专心伏案工作。他的背有些驼了,但却又显得如此伟岸高大。5月30日,林俊德已经连续工作了很久,大家几次劝告他上床休息都被拒绝了。

但是就连院士自己都已经察觉到了什么。这一天,他在工作之余见了他的学生和领导,最后一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做出指导,也最后一次和领导交代工作。林俊德和他们合影,并留下了遗言。5月31日,这已经是林俊德住院的第八天了。他此时已经非常虚弱了,身体数值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但他还是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坐了起来坐在了那个他熟悉的电脑旁,叫身边的人不要打扰他工作。在医生一次一次的劝解下,院长的一句话让当时身边所有人流出眼泪,他说:“不能躺下,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他交代了女儿清理保密工作,辅导学生将文件取名排序,他将一切能做的都做完后,便陷入了长眠。他的老伴儿握着他的手陪着他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祖国,和其奉献一生的人民。

林俊德院士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燃尽了一生中最后一把烈火,也为祖国洒下了最后一滴热血,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党员,什么才是真正的“国之脊梁”。

致辞:纵死终令汗竹香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

富有真才实学、真做实干“含金量”的林俊德,可谓人品、学品、事品高尚,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军人,也是真正的科学家。向英模学习,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忘我无私的崇高风范。要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主动将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个人利益与集体荣誉、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紧密联系在起,不断强化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观念。要把无私奉献作为价值追求,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和艰苦环境的考验,真诚对待组织,真心关爱他人,真情回报社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培养和树立甘于付出的好品格、踏实肯干的好作风、廉洁自律的好形象。要把艰苦奋斗作为成就事业之梯,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科学求实,严谨务实,勤俭朴实,为军队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检验一名党员的党性,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党的的关怀。


















友情链接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288号 邮编: 150025招生电话:0451-88128888

Copyright © 2016 黑ICP备05002782号